<dd id="8x449"></dd>

      • 索 引 號:370402/2020-00033
      • 主題分類:統計公報
      • 發布機構:區統計局
      • 成文時間:2020年12月09日
      • 文  號:
      • 發文時間:2020年12月09日
      • 標  題:市中區2019年統計公報
      • 效力狀態:有效

      市中區2019年統計公報

      市中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統計局

      2019年,全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強黨建,持續推進實體經濟發展、城鄉基礎設施改造、城鄉環境提升,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年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運行態勢。

      一、綜合

      人口規模平穩增加。全年出生人口6582人,死亡人口2285人。出生率7.99‰,死亡率3.81‰,自然增長率4.18‰。年末公安戶籍總人口59.2萬人,其中男性29.9萬人,女性29.3萬人。常住人口57.21萬人,城鎮常住人口達到43.32萬人,城鎮化率75.72%。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經市統計局統一核算,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5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93億元,下降2.3%;第二產業增加值89.56億元,下降3.2%;第三產業增加值153.91億元,增長7.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1:37.4:58.5調整為3.9:35.4:60.7。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8655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00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93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17%。離校后高校畢業生回生源地實名登記613人,就業服務率為97.13%。

      物價保持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5%;消費品價格上漲3.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9%。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8%;生活資料價格上漲3.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5%。

      12019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上年為100

      指 ??標

      2019年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2.9

      食品煙酒

      107

      衣著

      101.9

      居住

      101.3

      生活用品及服務

      101.8

      交通和通信

      98.2

      教育文化和娛樂

      102.3

      醫療保健

      102.3

      其他用品和服務

      104

      二、重點戰略

      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清潔村莊覆蓋率位居全市前列。稅郭鎮三屯村、西王莊鎮西花溝村等4個村被評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新建改造四好農村路162.6公里。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解決了18個村、1.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城鄉環境日益優化。圓滿完成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全市鎮域環境整治工作現場推進會議在我區召開,永安鎮、光明路街道被命名為國家衛生鄉鎮”。啟動35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標準化建設,創建率達到91%,提前一年實現省定目標。成功迎接全省森林生態廊道建設暨鄉村綠化美化現場會,齊村鎮柏山村、孟莊鎮杜莊村等4個村被授予山東省森林村居”稱號。

      動能轉換取得新突破。雙招雙引”碩果連連,成功簽約項目 40 個,新上過5000萬元項目44個,其中過億元項目33個。實際利用外資1403萬美元,增長251%。全職引進一位國家級人才,柔性引進省級以上重點高層次人才14人。項目建設成效顯著。46 個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 69 億元,12個市級重點項目超進度完成年度計劃。生物光導識別芯片和正凱新型纖維特種紡紗智慧工廠項目實現試生產,國檢集團山東檢驗認證平臺試運營,杰諾生物酶等3個項目入選省第二批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庫。完成供地3472畝,其中工業用地1278畝,同比增長29%;化解批而未供土地1498畝。加快新興動能培育,高端產業快速成長,經濟高質量發展后勁十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1.64%,累計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9.17%。

      城鄉面貌實現新提升。基礎設施全速推進,棗木高速東延市中段、青檀路立交橋匝道建成通車,棗莊惠民鐵路專用線完成鋪軌。改造更新城市道路13條,廣濟路、東盛北路投入使用,西安路、人民西路提升工程進展順利。成功運作前嶺等連片棚改,盤活萬泰二棉地塊沉淀資產,全面完成57個小區三供一業”和58個老舊小區改造。美麗鄉村加快建設。啟動35個行政村、68個自然村標準化建設,創建率達到91%,提前一年實現省定目標。

      三、改革創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市場活力有效釋放,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市場主體減負3.6億元以上;新增四上”企業55家,位居全市第二,總數達到315家。新增稅收收入過百萬元企業27家,總數達到258家。市場主體發展到10萬家,同比增長14%。金融機構存款余額478億元,較年初增加38億元,同比增長9%,三項指標均位居全市第二;貸款余額364億元,較年初增加67億元,同比增長22%,貸款增加額和增幅均位居全市首位。順利完成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東湖小學等5所學校改擴建項目建成使用,新增學位5700個,化解大班額問題的學校開工率、竣工率位居全市首位,完成投資進度、教職工聘任進度位居全市第二。承辦山東省普惠金融改革發展論壇暨高層次人才棗莊行現代金融專場活動;普惠金融服務站提質擴面全面完成,累計設站289家;在全省率先開展大學師生銀聯支付一分錢乘公交”活動。

      改革開放縱深推進。財政、住建、涉農等12個領域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專項整治取得明顯成效。75件人大代表建議、79件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結。依法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29件,村(社區)司法行政工作室基本實現全覆蓋。主動公開政務信息5000余條,辦理省、市長熱線移交件近2萬件。深入推進干部作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開展七賽七比”和學標對標,全區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作風效能得到了有力提升。園區改革拉開大幕,棗莊經濟開發區成為全市首批確立的3個改革試點開發區之一,也是全市唯一作為企業運營管理試點的開發區,創新打造與國檢集團央地合作棗莊模式”。

      創新戰略深入實施。全年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8%,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四新”經濟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51%,同比增長32%;制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5%。森之華木業、龍業食品等 10 家企業完成股改;聯大凱威、魯源電器、光芯科技等15個創建市級技術創新中心,認定國檢CTC、永益建材等8家市級重點實驗室,認定康力醫療、光芯科技、紅三葉鋼結構等8家市科技協同創新中心;認定中建材光芯科技、泰和水處理等4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新獲批國家眾創空間1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認定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7個、科技小巨人”企業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引進中科院軟件研究中心在我區設立了棗莊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中心,正與濟南市科金投資有限公司對接在我區設立魯南公司項目。山東省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現場觀摩交流會在我區召開,無機功能材料與智能制造共同體建設納入山東省共同體建設的標準性文件。協助市科技局籌辦魯南科創聯盟成立大會,并組織中建材科創院成功入選理事長單位。

      四、農業

      農業生產基本持平。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85億元,下降1.6%。其中,農業增加值下降0.2%,林業增加值下降45.7%,牧業增加值下降4.4%,漁業增加值增長0.7%,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4%。

      農產品產量基本穩定。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1.30萬畝,糧食總產7.16萬噸,單產335.85公斤/畝。蔬菜種植面積4.49萬畝,下降14%;產量15.23萬噸,下降7.9%。油料種植面積4.24萬畝,下降6.1%;總產量1萬噸,下降7.7%。年末果園面積1.64萬畝,下降1.2%;水果1.43萬噸,增長32.1%。

      2: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

      萬噸

      7.16

      3.5

      油料

      萬噸

      1

      -7.7

      蔬菜

      萬噸

      15.23

      -7.9

      水果

      萬噸

      1.43

      32.1

      豬年末存欄

      萬頭

      6.05

      -16.9

      年末存欄

      萬只

      2.07

      7.1

      肉類

      萬噸

      1.71

      -10.9

      禽蛋

      萬噸

      1.11

      -9.2

      奶類

      萬噸

      0.15

      -27

      水產品

      萬噸

      0.32

      -4.55

      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農機裝備總量提升、結構優化,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5.07千瓦,增長3.52%。

      林牧漁業平穩發展。林面積完成200公頃,林木蓄積量達到0.15萬立方米,新育苗面積40.7公頃。全年肉類、禽蛋、奶類產量分別達到1.71萬噸、1.11萬噸、0.15萬噸。

      五、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運行平穩。9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0.1%。其中,輕工業下降5.6%;重工業增長2.2%,重工業快于輕工業7.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67%。

      重點行業較快增長。在統的27個行業大類中,16個行業實現增加值增長,行業增長面達59.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醫藥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采選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10%、4.3%、21.9%22.8%。

      主要產品生產穩定。在統的30種重點產品中,18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其中,水泥、商品混凝土、燒堿、高低壓開關設備等主要產品產量比上年分別增長16.9%、56.2%、32.4%、30.6%。

      3: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水泥

      萬噸

      679.13

      16.9

      自來水生產量

      萬立方米

      1990.00

      7.6

      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制系統

      臺(套)

      106.00

      -10.2

      小麥粉

      萬噸

      0.39

      -43

      鐵礦石原礦

      萬噸

      53.29

      146.2

      鐵路機車

      11.00

      -

      紙制品

      萬噸

      4.58

      -23.4

      萬米

      658.50

      -66.4

      石灰石

      萬噸

      982.68

      45.1

      鋁材

      923.89

      34.4

      服裝

      萬件

      14257.5

      3.4

      萬噸

      1.44

      17.8

      商品混凝土

      萬立方米

      56.03

      56.2

      硅酸鹽水泥熟料

      萬噸

      345.04

      1.2

      鋼結構

      萬噸

      0.37

      -37.7

      印染布

      萬米

      403.40

      -60.1

      表面活性劑

      萬噸

      1.20

      144.1

      化學試劑

      萬噸

      0.66

      19.7

      高壓開關設備(11萬伏以上)

      908.00

      30.6

      鑄鋼件

      411.60

      0

      電子元件

      萬只

      868.00

      -70.1

      燒堿(折100%)

      萬噸

      10.18

      32.4

      飼料

      萬噸

      1.14

      17.6

      摩托車充氣橡膠輪胎外胎

      萬條

      113.47

      -

      金屬切削機床

      萬臺

      0.43

      -63.4

      氣動元件

      萬件

      2.00

      -26.3

      鮮、冷藏肉

      萬噸

      0.38

      -23.1

      飲料酒

      千升

      359.00

      -8.7

      焙烤松脆食品

      萬噸

      0.34

      33.1

      多色印刷品

      對開色令

      15570.38

      -12.6

      建筑業較快發展。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83.9億元,同比下降0.27%,本年新簽建筑業合同額111億元,下降3.5%。施工面積49.45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9.7%。建筑業企業實現建筑業房屋建筑竣工面積1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4.3%。

      六、服務業

      旅游產業發展較快。全區著力推進旅游市場和商品開發,積極參與山東省文博會項目及旅游商品展示,完成冬游齊魯”旅游產品和線路的征集,積極鼓勵涉旅游企業和項目、旅游商品參加各類有影響力的行業交易會、行業展會等。做好山東省非遺之旅、節慶之旅宣傳踩線工作,對我區齊村砂陶燒制技藝非遺項目進行實地踩線、采訪及調研。完成創建全市旅行社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2家、全市鄉村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各1家。

      交通設施建設加快。年度共有市、區交通重點項目8個,項目總投資59億元,年度完成投資22.5億元。年末全區公路總里程716.176公里,公路密度191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國道19.255公里,省道78.301公里,縣道53.306公里,鄉鎮公路116.156公里,村級公路449.158公里。

      郵政通訊業快速發展。郵政通訊業快速發展。郵政行業業務收入0.75億元,比上年增長27.1%。其中快遞業務收入0.12億元,是去年的6.3倍。電信業務總量0.21億元,下降41.7%。移動電話業務總量2.11億元。固定電話用戶15.20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1萬戶。七、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6.7%。三次產業投資構成為0.05:21.97:71.98。四新”經濟投資占比達到51.15%。重大建設項目全面提速,全區市級重點投資項目增長48.2%,高于全區投資增速54.9個百分點。在惠民鐵路、新臺、棗木高速建設項目帶動下,全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47.3%,拉動全區投資6.8個百分點。

      房地產市場低迷。房地產開發投資33.58億元、下降37.8%。房屋施工面積429.07萬平方米、增長11.1%;房屋竣工面積111.5萬平方米,增長155.6%。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67.52萬平方米、下降15.4%;商品房銷售額完成38.08億元、下降7.3%。

      八、消費市場

      市場消費運轉平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26.3億元,增長4.3%。按行業分,商品零售額增長4.1%;餐飲收入額增長9.0%。按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3%;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6%。

      消費升級態勢明顯。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14.3%;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增長52.4%;中西藥品類增長48.4%;通訊器材類增長28.0%,其中智能手機類增長189.3%。九、開放型經濟

      對外貿易增長較快。2019年進出口總額27.02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其中,出口26.76億元,增長25.8%;進口2628萬元,增長17.3%。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89億元,增長171.82%。

      利用外資快速增長。2019年實際使用外資1403.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51%。

      出口市場更加多元。共有62家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間進出口12.20億元,增長32.7%。

      十、財政金融

      財政收支增幅平穩。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66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稅收收入34.38億元,增長8.0%,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6.7%,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2.11億元,增長6.0%。

      稅收收入增長較快。全口徑稅收收入(含海關代征)34.38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全口徑稅收占GDP的比重達到13.6%,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減稅政策,全年落實大規模減稅政策累計新增減稅3.8億元,堅決打贏減稅降費攻堅戰。初步實現靶向式風險應對”。2019年,共完成風險應對847戶次,入庫稅款及滯納金4217萬元。

      信貸規模不斷擴大。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77.8億元,增長8.7%,總量比年初增加38.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325億元,比年初增加34.9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63.7億元,增長22.4%,總量比年初增加66.6億元。

      保險事業健康運行。保險保費收入86.26億元,比上年增長7.84%。其中,財產險收入19.43億元,增長11.67%;人身險收入66.83億元,增長6.58%。賠款與給付22.88億元,增長9.4%。其中,財產險?10.01?億元,增長8.74%;人身險12.87億元,增長9.86%。

      十一、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7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62元,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5元,增長8.8%。

      城市建設統籌推進。打造民生重點工程,振興北路公鐵立交橋及道路建設項目穩步推進,廣濟路建成通車,東盛南路(昌盛路-人民路)等4條道路已開工建設,施工道路總長度約5.8公里。前嶺片區振興北路改造范圍內征收工作已全部完成,道路施工正積極推進。全面啟動建材市場片區棚改項目征收,摸底核查已完成,征收面積約16.62萬平方米。已完成萬泰一棉二棉、橡膠廠宿舍等9個老舊小區的整治改造任務,新增路燈18盞、劃定停車位128個,硬化路面1.5萬平方米,鋪設人行道1.2萬平方米,清理修復下水道2.3萬米、化糞池83個。

      社會保障更加完善。在抓好征繳工作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發放。為11224名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保險金28800萬元;為4838名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28920萬元,為4557人代發住房補貼4140萬元;為116名工傷人員發放工傷待遇633萬元。共為48860名城鄉老年居民發放養老保險金7884萬元。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居民14.1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37174萬人,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45675萬人;為68216名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保險金;靈活就業人員0.64萬人。2019年共為716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872.16萬元,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201.22萬元。

      安全生產抓隱患。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堅決防范事故發生。截至目前,共檢查復查企業3892家次,查處隱患6355條,督辦整改重大隱患17處,責令停產整頓企業63,立案處罰企業100余家次,罰款300余萬元。

      十二、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發展良好。2019年普通中等職業學校招生323人,畢業42人,在校生506人。普通高中招生1565人,畢業2048人,在校生5318人。普通初中招生8801人,畢業4373人,在校生21681人。小學招生9146人,畢業9785人,在校生60886人。幼兒園在園兒童17040。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實現新跨越,榮獲全省藝術考級業務管理與互聯網+監管”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掃黃打非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基層廣播電視統計工作優秀集體,中興煤礦公司舊址成功申報第八批國保,成為我區首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現歷史性突破。

      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衛生機構數343個,其中區級綜合醫院1個、衛生院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村衛生室11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9個 ;衛生技術人員3763人,其中執業醫師1225人、執業助理醫師555人、注冊護士1983人、婦幼衛生機構人員89人;衛生機構床位數1554張,其中綜合醫院床位數620張、衛生院床位數227張、婦幼保健機構床位數100張。鄉鎮衛生院機構數5個、床位數227張、人員數645人。

      體育事業全面發展。承辦省級賽事活動2項,承辦市級賽事活動2項,舉辦區級大型全民健身運動會單項比賽10項次。對棗莊全民健身中心(東湖公園)公共體育設施提檔升級,新建中心街公園社區省級多功能運動場,使人民公園從單一性休閑公園轉變成多功能體育健身休閑公園。截至2019年底全區行政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覆蓋率已達95%。2019年共獲得全國競技體育賽事亞軍1個,第四名2個,第五名1個,第六名1個。獲得省級賽事冠軍6個,亞軍15個,季軍25個。

      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影響,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情況。最終核實數以《市中區統計年鑒2019》公布的數據為準。

      2.全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人均生產總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依據第四次經濟普查資料,區統計局修訂了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的初步核算數。修訂后我區2018年生產總值為247.79億元。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4.規模以上服務業: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社會工作。5.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包括城鎮和農村各種登記注冊類型的企業、事業、行政單位以及城鎮個體戶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建設項目投資,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法人單位開發項目投資。

      6.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限額以上零售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公安戶籍人口來自區公安局,市場主體數據來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糧食產量、價格、居民收入數據來自棗莊調查隊,進出口數據來自區商務局,對外經濟數據來自區投資促進局,郵電通信數據來自區移動分公司、區聯通分公司、區電信分公司,財政數據來自區財政局,稅收數據來自區稅務局,金融機構存貸款數據來自市人民銀行,保險業數據來自區保險協會,科技數據來自區科技局,專利數據來自區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教育數據來自區教育局,衛生數據來自區衛健委,社會保險、就業數據來自區人社局,醫療保險數據來自區醫保局,文化、旅游數據來自區文化和旅游局,體育數據來自區體育局,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數據來自區住建局,交通數據來自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數據來自區農業農村局,環境保護數據來自區生態環境局,林業數據來自區林業和綠化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區應急管理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區統計局。

      相關文章

      中共市中區委、市中區人民政府主辦 各鎮街、區直部門內容保障

      市中區大數據中心建設 地址:棗莊市市中區君山中路321號 郵編:277101 技術支持電話:0632-308307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2)3921308 舉報郵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網站備案:魯ICP備07002590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3704020008  魯公網安備:37040202000003號

      高潮喷水尖叫A片
      <dd id="8x449"></dd>